站内搜索:

暑期调研丨小郁竹艺:榫合国家级非遗的蓬勃生命


710日下午,沐浴着温和的日光,脚踏着乡间的石板路,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赶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郁竹艺的传习所。调研团队在这里有幸采访了小郁竹艺国家级传承人危禄绵,近距离观赏了精巧绝伦的大师技艺,感受了火热精诚的匠心传承。




变废为宝,空灵雅致

远居山野,竹海筑室。传习所坐落于竹林间空地,溪流淌过,竹亭在侧,一旁便是鸡圈,目之所及,一切都是小郁竹艺的身影。传习所里,竹扇、竹灯、竹床、竹柜、竹椅遍布全室,正当调研团队醉心于这些空灵雅致的小郁竹艺工艺品时,刚从家中赶来的传承人危禄绵带着他那身穿汉服的小儿子出现在传习所的门口,热情地向调研团队致意。



了解到调研团队的初衷后,危师傅打开了话匣子,向调研团队介绍了小郁竹艺的主要工艺:包括选料、下料、烧油、着色、浸泡、调直、做围折、精修、打磨、上漆等三十多道工序。其中,危师傅重点提到了益阳小郁独特的工艺——“郁”。

“郁“是益阳方言,即用火加温让竹纤维软化,再对竹材施力使其变形之意。同样是国家级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小郁竹艺不同于把竹子原有形状破坏进行再加工的竹编、竹雕,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竹子的原貌,是一种以直径5公分以下的小径麻竹为骨架、毛竹为部件,加工成各种竹器具的传统手工工艺。



看到年轻的大学生调研团队对益阳小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危师傅非常欣慰,热情地邀请调研团队前往他的工作室体验益阳小郁独特的工艺——“郁”。

在危师傅的工作室里,调研团队发现,展厅里那些精巧别致的竹艺品,其原料竟然就是山里最不起眼的竹桠子,这种竹桠子在当地随处可见,因为过于细小,在农户眼里连充当柴火的资格都没有,往往被弃置山野。然而,经过危师傅那双遍布伤疤却异常灵巧的大手细细摆弄,这种随处可见的“废品”却华丽转身,成了竹家具上造型精美的点缀。

“竹子跟其他木料不同,竹子不仅外形好看,气味清香,最重要的它还是中国千百年来竹文化的载体。早在20年前,我就坚信竹艺业的发展是正确的,因为它完美诠释了'绿色''文化'的结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事实证明,我没有错。”危师傅向调研团队谈起竹子也是一脸的自豪。益阳小郁竹艺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而且空灵雅致,承载着中华千年的竹文化,显示了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量。

从竹艺爱好者到非遗传承人

从工作坊出来,调研团队来到危师傅设计的竹亭小憩。在这里,危师傅聊起了自己年轻的往事。与大部分匠人不同,小郁并非是危师傅的家传,他向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自己从一名小郁竹艺爱好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

危师傅出生于1963年,从小住在市区,但他最喜欢的就是乡下竹林,在竹林里一待就是一天。他家正好在益阳市竹艺厂附近,小时候,他时常进去玩耍,看见师傅们郁竹的手艺就挪不开眼了,立志从事该行业。

1991年竹艺厂倒闭后,儿时的梦想依旧激荡着危师傅的心,1992年初,他不顾家人反对,从国营企业辞职,创立了益阳市传统竹艺厂(2006年更名为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从借钱开厂、请师傅招徒弟、边学艺边经营管理,一路坎坷,他将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都押在了小郁竹艺的传承发展上。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机器大生产的普及,竹艺行业跌落低谷,最落魄时危师傅甚至只靠着27元过年,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着儿时的爱好,30年来从未放弃。

谈到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时,陪同调研的桃江县非遗负责人刘勇华主任向调研团队介绍:“申请手工艺类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掌握独特精湛的技艺,二是能够带徒弟传承技艺,三是掌握大量相关技艺的历史资料。”

危师傅谦虚地笑笑:“虽然我做的不多,但我这三个方面都达标。”随后,他向调研团队展示了当时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时用的部分资料。

“您难道一个人整理了所有的非遗申报资料?”接过危师傅递过来的厚厚一沓非遗申请资料,调研团队队员纷纷表示震惊。然而,危师傅就是凭借自幼对小郁竹艺的热爱,单枪匹马完成了这旁人看来似乎不可能的任务——为益阳小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最难的部分是小郁竹艺的历史发展谱系的搜集和整理。据《益阳县志》《益阳市志》和《益阳林业发展史》的记载,可知小郁竹艺大致发源于唐宋,在明代初期成为了益阳主要行业,年产十万以上,作坊遍布大街小巷,传承人谱系却没有纸质记载。如此庞大的工程,危师傅竟然通过近20年的走访,完成了晚清至今的传承人谱系的撰写。

“当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政策,我当时只是觉得应该有人要去收集整理,想要开一个益阳小郁竹艺的展览馆,于是就开始去做了。”

他拿起纸笔,进村入户,采访遍了全县留有小郁技艺的老人,追溯小郁竹艺的谱系并收藏主要传承人的照片。


2010年,他又组织调研团队,前往桃江、安化、赫山、资阳等地进行实地走访,收集了两百多个传承人的信息,每条都记录在一张身份表里,从姓名、作品、创作时间到参与的活动,危师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说“谱系全,根就在;根在,希望同在。”

当被问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是否顺利时,危师傅再次陷入了回忆的漩涡:2005年,全国第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程序启动,当时第一版有不少疏漏,很多人和事没有涵盖,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失败了。“我在2005年开始了补充、修改、完善的工作。”“每一次申报都需要三、四万的费用”,“拍摄好的录像片,经常要重新再拍。”“改材料时,每一次想到什么,半夜也要爬起来记。不然,醒来全忘了。”

危师傅还像调研团队展示了自己当时写材料的手稿,一笔一画,工工整整, “光毛笔就用坏了几十支。”

数十年的坚持,四易其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底,经修改完善的国家级非遗申报资料顺利通过审核,很快就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

散发着竹露清香的小郁技艺汇编,或许只是薄薄一册,却承载着一套民间工艺的变迁、数个手艺继承人的传沿,乃至一个匠群的记忆。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危师傅就仿佛是一棵竹,三十年来坚守着儿时的本心,从未停止学习、思考,练就了高超的郁竹技艺,整理了他能搜集到的所有关于小郁的资料,成功地为益阳小郁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终成益阳小郁竹艺的传承人代表。

致力产业转型,唤醒文化记忆

除了推动益阳小郁竹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危禄绵积极往前看,促进其迈进市场、思索益阳小郁竹艺的未来。

由于传统小郁家居产品系纯手工制作,不但耗时长,而且成本高,再加上竹制家具和竹制装饰等传统房屋装修产品在现代市场中地位下降的原因,传统小郁产品的市场逐渐狭窄和萎缩。

面对不容乐观的市场,危师傅从20189月份开始,尝试开发小灯具、文具用品、车挂、手机架等10多个日常实用的小用品,这些小郁创新型产品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中均深得各界人士青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危师傅介绍,现在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现代电子设备来制作小郁,这无疑极大缩短了工时,促进了小批量生产的发展,为传统工艺注入了现代蓬勃生机和活力。以此同时,危师傅和他的徒弟已经开始通过录制抖音视频、开设淘宝网店的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走进、欣赏这门独特而精巧的传统工艺。

当然,小郁的成功创新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资金大力扶持,2017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小郁产业得到了政府大量的国家级非遗扶持资金。另外,益阳市和桃江县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些都为小郁铺平了创新道路。

危师傅说:“小郁竹艺能一直保持生机,正是因为竹千百年来的文化属性。”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对此十分认同:自古以来,文人对竹的偏爱早使其内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苏轼有“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郑燮也歌颂竹子“咬定青山不发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文化中正直、坚贞、虚心、清雅的君子品格成为中国千百年来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次调研活动对传统竹文化的挖掘和宣传也体现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非遗传承“小我融大我”的民族责任感。

我们期待益阳小郁竹艺品今后能够敲响市场的大门,让传统手艺传承下去的同时,唤醒这传承千百年的竹文化记忆。

记者丨李子怡 张景行 李嘉儒 汪菁垚

摄影丨杨宇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