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暑期调研丨马迹塘的“故事”:高台绝艺,心系传统

孙悟空足尖一点,身姿飘然耸立于利刃之上;江姐大义凛然,将双枪老太婆的驳壳枪踏于脚下;伞下的桃花江美人嫣然一笑,鸭背上的林十娘顾盼生辉......这些奇巧的造型只由一台粗糙厚实的木柜、一根手工打造的铁轴、一座简易灵巧的支架扎成。铜锣一敲,帷布一收,咿咿呀呀地唱出一段热闹非凡、传承百年的马迹塘“故事”。

马迹塘“故事”是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相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益阳大败清军,欢庆胜利时,军中有人别出心裁,扎起数十场高台戏迎“天皇”,此后这种高台故事便成为太平军庆祝胜利的“保留节目”。后来,军中马迹塘将士把这种高台艺术带回故乡发扬光大,当地人民还把“高台”更名为“故事”,马迹塘“故事”由此传承至今。

 

高台绝技有巧艺

79日中午,久违的阳光带来美好的心情,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调研团队前往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迹塘“故事”进行实地调研。在马迹塘“故事”展览室,团队成员见到了马迹塘“故事”第六代传承人詹儒珍爷爷和马迹塘镇文化站站长薛运新。詹爷爷已经75岁高龄,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兴致勃勃地向“三下乡”团队展示马迹塘“故事”的巡演图片和演出道具。



“马迹塘‘故事’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出手’”,詹儒珍很有底气地说,“出手”对“故事”者来说大有文章,扎“故事”者的水平高低和艺术素养集中反映在“出手”的精巧程度上。制作好一件“出手”,组织者要达到美学、力学、逻辑学协调统一的完美境界。“故事”的整体造型要富有美感,活灵活现;“出手”更需要深藏不露,巧妙绝伦。

孙悟空的足尖立在剑尖上纹丝不动,才能够达到惊险奇趣的演出效果;江姐站在双枪老太婆盒子驳売枪的瞄准星上不差分毫,更加令人惊异叹服。在蔡九打铜锣的“故事”中,林十娘站在蔡九的锣槌上固然惊险,但詹儒珍匠心独运,改进“故事”“出手”,让林十娘站在一只活鸭子的背上,使得整台“故事”妙不可言。在“出手”上,马迹塘“故事”的主持者在遵循既有题材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使演员在“故事”演出中自然手持道具、站立轻松有趣,不勉强、无破绽,立意新颖、险象环生,令人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伴随着难解的迷惑而回味无穷。

技艺传承因心系

时光荏苒,历经上百年的演绎,一台台马迹塘“故事”深深地映在了世世代代马迹塘人的心坎上,逢年过节,总少不了要在街巷中表演一番,每次演出,全城老少都会提前围在演出道路旁等待“故事”的到来,这已经成为了桃江人民多年来的习惯。

完整的一次演出总共需要八台“故事”,演出者、编排者、抬杠者共计120多人。感慨马迹塘“故事”场面的宏大、道具的繁多之余,詹儒珍爷爷带调研团队前往道具室参观,讲述了恢弘盛大的表演背后不为人知的辛苦。据悉,马迹塘“故事”所有的演艺成员都是由詹儒珍老人一已之力号召组织起来的,团队成员薪资极低,但“故事”的演绎却始终没有放弃。没有经费,詹儒珍就自掏腰包;缺乏支持,他带领团队寻访政府。詹儒珍70多年来一直坚守着“故事”技艺的传承,为了使马迹塘“故事”能够更好地在舞台上向外来宾客展示,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增添木箱下面的转轮以方便观众多角度观看演出、构架更宽阔的台面使木箱能承载更多的演员、修改“出手”处的支架来保障高台演员的安全,手工研磨木箱以保证部件的精度。

“天天这样守着这份技艺不觉得辛苦和枯燥吗?”“因为热爱,才值得坚守。”詹儒珍爷爷的回答让团队成员们纷纷湿了眼眶,从纯真少年到耄耋古稀,詹儒珍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马迹塘“故事”,献给了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詹儒珍爷爷对马迹塘“故事”的心力承传让三下乡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嗜之越笃,技巧越工”背后的深刻意义。在今时今日的幸福生活中,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竭心智、穷工力;不计得失、心甘情愿。湖湘大地上就有这样一种情怀,不计较利益得失,不在意结果成败,人与物之间的情感、人与土地之间的情结才是最酣畅痛快的真性情。詹儒珍老人和整个马迹塘“故事”团队为马迹塘“故事”的传承和发展无私奉献,默默耕耘,这份情怀,就是“热爱”。

突破瓶颈求新计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团队在对马迹塘“故事”的实地调研中发现,资金匮乏是团队目前的最大困难,解决好资金问题才能减少团队的后顾之忧,使马迹塘“故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马迹塘‘故事’要走出属于自己的市场化道路。”站长薛运新意味深长地谈到,但目前单一的表演形式和演职人员的流动问题为这条市场化道路布下重重迷雾。

了解了马迹塘“故事”的传承情况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团队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迹塘“故事”的保护应该主要指向对民间艺人的经济保障。在我国,政府、学界、企业、新闻媒体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而民间艺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传承主体。因此,明晰马迹塘“故事”的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的职责分工,力争做到政府搭台、艺人唱戏,经济搭台、文化融入,促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同向发力,为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作出更多努力。

随后,调研团队结合实地调研成果纷纷对马迹塘“故事”如何走出发展瓶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首先创新演出工具和演出形式,减轻演出工具的重量,方便出行演出。同时减少表演人员的数量,降低演出成本;其次,除了现有的马迹塘镇中心幼儿园小演员培训基地之外,可以在马迹塘陈列室附近建立一个儿童体验基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吸引马迹塘镇周边地区的适龄儿童前来体验,以扩大马迹塘“故事”的受众范围;最后,建议认真比较马迹塘“故事”和湖南省内邵阳、汨罗等地高台艺术的区别,取长补短,发掘马迹塘“故事”特有的闪光点,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传统艺术发展之路。

调研结束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调研团队成员询问詹珍儒爷爷最喜欢马迹塘20多台‘故事’中的哪一台‘故事’,思索片刻,詹爷爷说:“我最喜欢“刘海砍樵”,一是因为我的文艺生涯就从儿时扮演“刘海砍樵”的小演员开始,而且作为湖南花鼓戏的代表作,它精彩生动,表现了我们的特色,也深受湖南人民的喜爱。”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方水土,刘海砍樵‘故事’中主人公身上勤劳、善良、朴实、孝顺的美德和不惧邪恶、勇于斗争的精神正是湖湘人民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这样的文化基因将会伴随着马迹塘“故事”一起,继续升华,在马迹塘镇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的认真细腻,对非遗传承热心的建言献策,展现出了“小我融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当代青年应有的使命感。


 

记者丨李嘉儒 史辰欣 张毅悦 汪菁垚

摄影丨杨宇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