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暑期调研丨凤山石砚:薪火不息,铭刻非物质遗产的独特记忆

为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调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78日上午,调研团队首先前往桃江县文广新局,向非遗负责人刘勇华主任了解了桃江县非遗项目的整体情况。在刘主任的热情陪同下,团队随后来到益阳市舞凤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地参观了凤山石砚的手工作坊与样品展馆,并有幸采访了凤山石砚第八代传人钟健。


 

精细相融,神形兼备

——凤山石砚的前世今生

凤山石砚始于清嘉庆年间,为较新砚种。清道光年间,湘乡石匠朱南泽、朱玉泽途经舞凤山,见此山青石叠翠,取石制砚,质地纯净、坚密细润、磨墨无声、荡笔起锋不损毫,墨色晶莹放亮,落纸经久不变。两人遂定居此地制砚,而开创舞凤历史,使其享有“凤舞天池墨生香”之誉。

凤山石砚含采石、维料、设计、雕刻、题款、配盒、打磨等十多道工序。因石立意、因意取材,因石构图、因材展艺,充分利用天然石皮和纯天然石块形状,融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炉。

石砚雕刻是最关键的工序,去芜存精,运用不同的雕刻方式,阴阳线、深浅刀、细刻线刻,依石而刻,自然天成,天人合一。题款以明志,打磨以精细,诸多繁杂的工序将凤山石砚“刚柔互济、蓄发俱宜、精细相融、神形兼备”四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代传人钟健自幼练习书法,对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是再熟悉不过了。儿时去舞凤山玩耍偶然看见打磨石砚的师傅,一生与凤山砚石的缘分,便就此开始了。中学开始正式跟随表哥学习石刻,从中国传统艺术雕刻品、版画、山水画技法中汲取“营养”,心摹手追,博采众长。

与前代传人不同的是,他积极思考如何将西方技艺运用于传统石砚工艺,从而赋予凤山石砚更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桃江的文化符号之一。为此,他前往成都新都美院深造,学习西方艺术技巧与理念;多次走南闯北,看石,赏砚,观景;远赴广东肇庆,拜识国家级砚雕大师柳新祥、莫伟坤,探讨石砚文化、切磋砚雕工艺,为凤山石砚推陈出新,重焕生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钟健深知模仿终究不是目的,自有建树才是大家。因此,在工艺石砚的雕刻中,他一改前七代传人惯用的雕龙画凤的风格,在作品中融入家乡的著名景点和民间传说,将生他养他的桃江活灵活现绘于青灰岩面。竹、白鹿寺、修女山、凤凰山是其作品最常见的元素,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态,一笔一划雕刻的是他对桃江浓浓的乡情。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钟健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改进工艺,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精度。


薪火相传,绝学有继

——凤山石砚的传承与转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快节奏、色彩斑斓、充斥着“时间就是金钱”价值观的现代社会,商人们做个加减法就能发现花上数日数月的时间去做一个石砚完全没必要,于是市面上树脂塑料砚台比比皆是。工业时代让砚台没了区别,精确到毫米的大批量生产势必冲击着传承千年的古老手艺与文化传统。

 

其实,石砚雕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仪式”,当粗糙的手拂过冰凉的岩面,刀具在手、信仰在心,深雕细刻,石屑飞扬,恍惚间仿佛又见凤山石砚朱南泽、邓丙炎、符桃荣、钟健等大师。时代在变,八代传人,亘古不变的是他们对历史的虔诚,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对桃江无私馈赠的感激。

现代人需要“仪式”,需要有一个契机来慢下来,不仅是体验生活,更是达到庄子“心斋”的境界,清理心灵尘垢,心怀一种“慢”的生活态度去面对未来。为此,钟健做出了行动,他开办石砚雕刻班、书法培训班等,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现在的人们。正是“仪式”凝聚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走进钟健的石砚作坊,轻抚着光滑圆润的石砚时,钟健深情地说:“石砚的触感就像初生的婴儿般娇嫩。”然而,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工艺砚还是端庄典雅传承千年的文人砚,如此独居匠心的凤山石砚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冲刷下,也逐渐丧失了市场,面临着传人紧缺的困境。

 

对此,钟健不免失落地说:“中国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文化的传承。”

在这个物化的社会,年轻人多寻求外出打工、渠道销售、投资办企等多种现代快速致富途径,对于市场狭小且工期较长的传统工艺逐渐丧失兴趣。针对这一现状,钟健除了加强宣传、引进外来人才,还作出了大胆尝试——他联系了特种学校,开办残疾人砚雕培训班。一方面旨在为残疾人士提供谋生之道,一方面也致力于为石砚技艺培养新的传承人。

 

与全国多地非遗现代发展状况相似,凤山石砚也正走向产业转型的道路。

由于凤山石砚做工精细、耗时较长、造价过高,再加上现代毛笔的使用频率降低、砚台的实用性不高等原因,凤山石砚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目前它主要的转型方向是转型成茶案等现代实用型家具。

产业转型可谓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以凤山石砚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正积极适应着当代的社会需求,在今天仍然迸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可忧的是其转型也折射出传统书法、绘画、雕刻文化地位的下降。

我们欣喜传统工艺与时代因素的完美融合,也同样惋惜纯粹质朴的民间艺术情怀点滴流逝。

 

文化自觉,欣欣向荣;文化自信,火热精诚。精美无双的凤山石砚凝聚着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一方水土历史文化精华的缩影,是一代湖湘人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涓涓之源。

以凤山石砚为代表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瑰宝与财富。激情的火把需要我们共同传递,我们不应让负责保护非遗的政府相关部门仅有一腔孤勇,不应让非遗传承人仅以一己之力在时代的滔滔大流中开拓创新。


    薪火不熄,绵延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绝学有继,铭刻民族精神的独特记忆。

 

“小我融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非遗传承,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丨张景行 李子怡 汪菁垚

 

摄影丨杨宇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