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讲座动态|李遇春:概念、文体、史料及旧体诗文再评价

2024年11月29日下午,应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邀请,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遇春教授莅临我校讲学,在湖南大学文学院113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概念、文体、史料及旧体诗文再评价——《近代旧体诗文集萃编(1912-1949)》编纂缘起及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刘长华教授主持,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及部分硕士生、本科生参加。

李教授由回顾自己的研究历程导入,为大家讲述了新文学、小说与旧诗词研究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作为打通自身研究的方法。通过分享自身的研究经验,李教授指出,在研究中我们应当重视对研究材料的挖掘,材料的发现能够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学术研究需要打破一些陈规,更加注重实践。

随后,李教授对“近代”与“现代”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他指出,近年来史学界倾向于采用“大近代”的概念,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归为近代范畴,而文学界则更倾向于使用“大现代”的概念。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概念与文学概念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代”这一概念。同时,他也指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在跨学科交流时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接着,李教授以中国文学史上的文言与白话之争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不同文体的规范及使用场合。他指出,新文学运动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对古典白话小说及戏曲的发扬。我们应当更加关注文体观念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文学史中小说与戏曲地位的变化历程。而在当今文学界面临挑战与变革时,我们也应当给予平民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多的关注。

李教授认为,文学不仅要具备娱乐功能,同时还应当具备传承与启示的作用。我们应当重视文学的功能,重视文学对于民族气节和精神的传承,让它不仅仅是文艺展览,而是真正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在讲座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在场同学提出的“古代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之间的研究范式有何不同”这一问题,李教授指出,古代文学研究中通常会将诗词曲等文体进行细致的分类,而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则往往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考虑旧体诗歌和新体诗歌之间的关系,并且现代文学研究者常常以新文学的视角来进行比较研究。他强调,在研究旧体文学时应当具备新文学视野,并且应当重视比较研究这一研究方法的使用。文学研究应当兼顾古今,重视现代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学科交叉,不断积累不同学科的文学知识,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研究视野。最后,刘长华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同学们应该学习李教授的治学方法,在扎实的文学基础之上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扩展研究视野。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徐嘉仪

图片:徐嘉仪、李金定

审核:汤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