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10:00,应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邀请,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春勇在学院113会议室开展了一场题为“从《出关》中的‘走流沙’谈起——1930年代作为问题的‘西北’及鲁迅‘中国观’再检视”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胡辉杰教授主持,现当代文学专业师生积极参加。
刘春勇教授的讲座围绕鲁迅的作品《出关》展开,深入探讨了其中“走流沙”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以及这一意象如何与1930年代的“西北”问题相联系,进而影响到鲁迅的“中国观”。
讲座伊始,刘春勇教授首先引出了鲁迅在1935年创作《出关》时的背景。他认为,鲁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很可能受到了他11年前即1924年西北之行的深刻影响。在那次旅行中,鲁迅途经潼关,并留下了对西北地区的深刻印象,而这在《出关》中得到了体现。刘教授进一步解释,“走流沙”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意象,更是一个文化上的隐喻。它象征着鲁迅对于西北地区的想象和认知,也反映了鲁迅对于“中国”这一概念的深刻思考。在鲁迅的笔下,“走流沙”既是对老子西游的描绘,也是对西北地区荒凉、神秘、充满未知的象征。
随后,刘春勇教授进一步阐述了1930年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与“西北”问题的凸显。他指出,在全球史变动背景下,中国“内亚”出现的三次危机促进了国人“西北”意识的觉醒。1930年代中国的西北地区成为了知识分子和精英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西部开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前往西北地区,进行考察和研究。这种关注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突出体现,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春勇教授还着重强调了“胡焕庸线”的概念与影响。“胡焕庸线”,作为一条重要分界线,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也反映了中国内部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刘教授结合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等著作,进一步探讨了地理中心观念的变革。他指出,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与思考,这既体现了他对边疆问题的敏感与洞察,也反映了他对中华民族整体性的深刻认识。在鲁迅看来,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上的共同体。然而,刘教授也指出,鲁迅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族中心的中国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鲁迅的“中国观”,以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
讲座最后,刘春勇教授与与会者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耐心地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就鲁迅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胡辉杰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熊宣宣
图片:李金定
审核:胡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