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讲座动态|李怡:194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2022年12月13日晚19:30,应湖南大学中国语文文学学院之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怡教授为同学们做了一场名为“194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观念演进”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罗宗宇教授主持,是“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恢复建院二十周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之一,主要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广泛参与。

屏幕截图 2022-12-13 190304

讲座伊始,李怡教授为我们展示了“抗战”“凋零”“解放区”“工农兵”四个关键词,并围绕这四个词语展开,分析194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观念的新旧交替。李怡教授首先对“抗战”和“凋零”二词进行深度剖析,他指出1940年的文学是放在抗战框架下研究的,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它文学因素的影响,其中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里较早称抗战时期为中国文学的“凋零期”。而如今旧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演进,“抗战”演变为“战争”二字,概念置换的背后暗含着对战争的理解逐渐由民族视角转为人类生活状态,使得对战争宏观性的史诗表达转为对具体个人的微观关注。而“凋零”演进为“成熟”二字,一方面是由于数据表明抗战时期文学出版作品不减反增,实在谈不上“凋零”二字,另一方面是因为如胡适、郭沫若、鲁迅等作家在40年代都已身处中年,其现代文学作品褪去了五四时期的青春烂漫,逐渐走向“中年写作”的成熟。

随后是对“解放区”这一关键词的阐述,李怡教授以地理坐标为线索,陈列出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大后方”取得的现代文学作品成就,表示“地方性”已成为研究1940年代现代文学作品的新概念,研究视野也逐步扩大,“地方作为方法”的研究模式越来越流行。最后一个变化是“工农兵”一词向“人民”一词的演变,自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时提出“人民的世纪”这一说法,“人民”二字便在194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流行起来,“工农兵”和“人民”二词虽然表面上是同一含义,实则隐藏着一种历史理解的深化,体现出文学背后的政治含义与文化追求。

讲座末尾的提问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李怡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给予了详尽而深刻的解释,并将抗战时期的现代文学作品比作一座富矿,鼓励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多加发掘。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文:古思洁

审核:罗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