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11月14日下午,湖南大学“文学名家走进千年学府”系列活动第四季在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开讲,当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当代著名作家、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畅谈“多媒体时代的小说”,我校特聘教授、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韩少功主持论坛。校党委副书记陈伟出席并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陈伟出席并致辞。
陈伟副书记向莅临指导的文学名家表示热烈欢迎,向当代文学名家论坛的举办表示诚挚祝贺。他指出,湖南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文学在文化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校园文学活动,用文学名家的思想和经典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师生、感染师生、洗涤师生,不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当代文学名家论坛是湖南大学以文育人工作的深入实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最后,陈伟书记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毕飞宇畅谈“多媒体时代的小说”。
“作家的写作有自己的理路。”毕飞宇说,小说不应完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多媒体时代应该是“价值观的多元化”时代,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致使讨论空间的扩大。毕飞宇从自己的作品《青衣》出发,与舞剧版的《青衣》进行对比,从文字和肢体两个不同的媒介对同一主题进行了阐释。新的表现形式拓宽了认知的边界,个体的观念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这一层面上,多媒体时代对小说这一文体具有革命性与颠覆性的作用。
李洱畅谈“多媒体时代的小说”。
“多媒体时代是‘观点、经验的多元化’时代。”李洱赞同毕飞宇的观点。李洱认为当下社会价值观念趋同的形势是对艺术自由的破坏,是“艺术的天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表面上形成了对话的多元现象,但实际上“有质量、有意义的对话却在减少”。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使文学市场受到挤压,使作家遭遇危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作家的使命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时代的素材创作经典作品。李洱在这里列举了《包法利夫人》《误会》等例子进行深入说明。
韩少功主持论坛并讲话。
“多媒体时代的来临确实使文学面临技术性的挑战。”韩少功针对两位名家的发言进行总结,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对于文学也不必持有悲观态度,文字的抽象功能是图像所不能企及的,如“永恒”“真理”等抽象词汇通过图像手段很难进行展现,图像手段的边界可以通过文字进行扩展,两者处于共生状态,相互推进,不断发展。
现场合影。
三位文学名家还和与会师生交流探讨了“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文学作品中的‘灵韵’”、“文学改编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碎片化阅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话题,正切合了多媒体时代下“价值观的多元化”主题,也引发了在场观众的深入思考。
“文学名家走进千年学府”系列活动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是依托传统书院的当代文学交流、传播和育人的高端平台,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直至如今已举办了四季。
文字 | 高珊 张萌萌
图片 | 张诗蕾 彭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