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讲座回顾 | 朱万曙:瓶颈与突破

201917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朱万曙先生应邀在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三楼会议室展开主题为“瓶颈与突破”的学术讲座,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图一.jpg

    讲座伊始,朱万曙教授幽默风趣地解释了讲座主题“瓶颈” 与“突破” 的由来,指出古代文学研究已趋向思维固化阶段,此为“瓶颈” 所在,期待更多文学
研究员和青年学者能够打破固化,实现突破。

    朱教授指出,古代文学研究的“瓶颈” 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学研究大都将文献整理取代了文学研究。他提出文学研究也需要有思想,有审美,重在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而不能一股脑做文献。二是文学研究边缘化。朱先生指出文学研究忽视了文学本位,文学本身成为了历史材料,文学研究应当要与文学史研究分离开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是“热乎乎”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精神与情感的研究。三是研究碎片化现象。朱先生戏说中国是“论文制造大国”,纷纭混杂的论文导致文学研究趋于“碎片化”,建议文学研究者可以将两三篇研究同一问题的文章结合在一起,将碎片化的问题集中化。碎片化虽是研究越来越深入的结果,但更需要做到以小见大。

    针对上述“瓶颈”,朱教授提出三大“突破”。其一,中华多民族文学的交融。其二,强化文学史研究的空间和纬度。朱教授以蒋士铨先生的“红雪楼”以及李攀龙先生的“白雪楼”为例,倡议文学研究应精准研究的空间和纬度,还原历史面貌。其三,文学研究应打通不同文体间的界限,以“诗人吴敬梓”为例倡议文学研究者应贯通不同文体进行文学研究。

图二.jpg

 

    随后的互动环节,朱万曙教授对在场师生提出的“《老子》与人工智能”、“戏曲评点和曲话的区别”等问题作了精彩的解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讲座最后,付湘龙副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精炼总结和高度评价,指出朱万曙教授独到精准地总结了古代文学研究思维固化的困境及出路,对当前蔚为风气的文献整理和忽视文学本位的文学研究现状提出了理论突破,值得所有的文学研究者深思。

 

图、文:蒋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