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关爱和:晚清与五四:从改良文言到改良白话
2019年01月06日晚,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关爱和应邀在湖南大学研究生院D207教室作了题为“晚清与五四:从改良文言到改良白话”的学术讲座,文学院院长罗宗宇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关爱和教授先梳理了改良文言和改良白话的基本概念和脉络,改良文言是指晚清时期梁启超发起文学界革命,主张将佶屈聱牙、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变为半文半白、通俗易懂的报章体,改良白话是指胡适在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提出的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今天讲座的主题即是解释改良文言和改良白话的过程及两个过程之间的运动。
(图一)
一、晚清:改良文言与化雅向俗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近代中文报刊蓬勃兴起。关爱和教授引用胡适《尝试集》中的自序,指出《时务报》、《新民丛刊》、《新青年》三份杂志引领了晚清与五四两个启蒙时代的思想与文学变革。梁启超的报章新文体起步于变法维新的《时务报》阶段,成熟于流亡日本的《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借《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其广采新知、文白杂糅、平易畅达、感情充沛的时务文体,开启了中国“报章兴”的新时代。而在他流亡日本之后,翻译了大量社会科学类著作,以报章文体传达中国的新思想,推广启蒙运动,推动思想革命。20世纪初,梁启超依托报刊,相继发起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曲界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语言文学体系的近代变革,推动了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过渡。
同为思想启蒙先驱的严复与梁启超选择的著述文体和作文路径却大相径庭,严复与梁启超选关于文笔文体应该古雅还是近俗的分歧,显示出了精英启蒙与大众启蒙的不同路径。梁启超新文体改良文言的另一途径,是大量借用日语新词汇,并在行文中杂以欧式语法,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体现了向欧化开放的语言策略和文体的近代化趋向。
(图二)
二、五四:改良白话与化俗为雅
分析了梁启超改良文言的尝试之后,关爱和教授指出中国语言文学的言文合一之路,需要有新的披荆斩棘者出现,即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改良白话运动。
胡适等人对于白话文学的自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晚清时期的白话文实践。仅依靠元明清小说中的白话文和老百姓口头白话,很难形成如文言文这般丰富的表达,所以胡适等人在白话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向古典、欧化的词语学习,才有了今天比较精良、成熟的白话文表达。
五四时期,文学革命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合流和相互借力,是其迅速取得重大突破和决定性胜利的至关重要的环节。白话在国内取得压倒性的不可逆转的胜利,还有赖于教育部的支持。1920年,教育部公布《国音字典》,为国语统一奠定基石,明令废止全国小学的古体文,改用语体文,承认了白话文的正式书写语资格。
最后,关爱和教授从思想启蒙层面、文学变革层面、语言层面总结道:晚清和五四两代人最终达成向思想现代化、文学现代化、语言现代化全面推进的目标,共同完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由言文分离到言文合一的蜕变与转型。
(图三)
罗宗宇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炼的评述,指出关爱和教授梳理了梁启超改良文言和胡适改良白话的两个有内在的逻辑和承继关系的阶段,还原了胡适有意遮蔽的历史的真相。通过关老师的梳理,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五四”新文学从何处而来,在距离“五四”正好一百年的2019年,聆听这场讲座更具意义。
随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关爱和教授对“民国时期对国语的语音统一和建国以后统一普通话是否有影响与联系”、“当今对半文半白的文章评价会较高,这是否与当初的提倡有偏差”、“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是否有明显的界限”、“梁启超在日期间并非独自翻译作品”、“中文系学生需要有什么核心的东西”等问题做了精彩凝练的解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文:罗谨思
图:龙伟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