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讲座动态 | 真大成:汉语历史性与文献历史性

10月15日下午2点,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带来名为“汉语历史性与文献历史性:汉语史与文献校理及断代例说”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许峻玮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真大成教授指出汉语具有历史性,作为汉语载体的文献也具有历史性,汉语历史性与文献历史性交错,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在汉语史和文献学的研究中,我们要始终秉持历时发展的观念。在之后的讲座中,真大成教授从语例出发,通过对语例的讲解为我们细致阐释了词汇的时代性、地域性在历史文献校理、断代中的作用。

首先,真大成教授强调明确词的时代性、正确别择异文,能使文献校理工作臻于精善。真大成教授援引学者胡适的论述说明校勘学的目的在于改正传写的错误,尽力恢复文献的本来面目,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大量异文,这时候需要仔细加以分析和判别。而裁判一组译文孰是孰非,有两个标准,一要看是否符合文义,二要看是否符合文献的撰成时代。只有切文意且合时代者,才可能是原文。比如明确“砍”的产生年代不会早于唐宋,就可以据此对《三国志》中“砍”和“斫”的异文作出取舍。

然后,真大成教授指出准确把握词义的时代性,有助于文献校理与断代。一词多义在汉语史上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一个词的多个义位是逐渐产生的,每个词义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性,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文献校理与断代。比如动词“趁”从中唐开始才具有寻求、贪求的词义,依此可以证明出现该词义的《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思勰所作,而极有可能是中唐以后补入的,从而可以在柳士镇、汪维辉等先生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该材料的断代研究。

接着,真大成教授通过“趁”出现的形容词功能指出,除了词义,词的用法和功能也是不断变化的,有的用法产生并使用于特定的年代,即词的功能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为判断文献的撰成时代提供帮助。

除了时代性,真大成教授还指出,有的词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判定作者和文献写成的区域,甚至该文献的方言背景。同时,综合研究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有助于深入考察文献的撰成时间和区域。

真大成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层层推进,从多个维度,列举多个语例,为我们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词汇的时代性、地域性进行历史文献的校理、断代,激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兴趣。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先后提出“文本的地域性如何确定”“如何提升文献功底”“如何断定词出现的最早年代”等问题,真大成教授对此一一作出了详尽的回答。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王世琪

图片:李金定

审核:基地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