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院动态|文学院“写作与表达”课程建设研讨工作坊成功举行

2020年11月26日中午12:00-14:00,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写作与表达”课程建设研讨工作坊在综合楼学习斋举行。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刘杰、学院院长罗宗宇、院长助理付湘龙、向铁生,博士后罗先海以及其他中青年教师,共计17人与会。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何诗海教授为特邀嘉宾。

研讨会由付湘龙主持,首先对参会教师表示欢迎,并简单介绍了“写作与表达”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特邀嘉宾何诗海教授以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文科院系开设的通识必修课情况,指出面向文科生的通识课程在难度上应予提升,打造金课;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则可适度降低难度,但应避免水课;学校、学院也应视不同情况给予一定资助与支持,以提高教师参与授课的积极性。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胡珂菲老师介绍了她参与省级教学比赛的体会,谈到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性,注重与现实问题、日常生活、热点话题相关联,并建议大家积极报名参赛,以赛促教,期待学院的“写作与表达”课程团队能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佳绩。

胡辉杰、谭军武分别为湖南大学理科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开设通识必修课,针对理、文试验班的不同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选取了“科幻”和“虚构与真实”两个主题进行讲授。李三达为全校本科生开设通识选修课程,选择“视觉文化”主题作为课程内容。在授课中,教师们强化时事热点,将思政与授课相结合,优化与完善面批流程,注重课后反馈;在课程中,学生参与度高,反馈效果好。但课程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因单门课程容纳学生数量过多,学生层次不同,接受度受到影响;而在实际授课中还需要兼顾写作目的与教授内容的专业性,在文本与影像阅读上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全面开展。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针对这些经验与问题,参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或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提出解决措施,或针对课程设置与开设,提出自己的疑问。

最后,罗宗宇院长进行了总结,简单介绍了清华大学同类课程的经验,指出开设“写作与表达”通识选修课程是学校对文学院提出的期待,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校学生文化与写作素养。根据新版本科培养方案,这一类课程重在特定主题下的通识类学术写作,将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全体教师协同创新,群策群力,努力克服困难。罗院长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有选择性地申报通识选修课程,加入一流教材编写队伍中来,学院将从制度等方面给予支持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