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载史以魂 千古绝唱 ——记张新科教授讲座:《史记》与民族精神

冠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名的《史记》,蕴含怎样的民族精神?这字里行间又是如何展现的?5月8日晚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新科教授应邀来我校举行题为“《史记》与民族精神“的讲座,带领众多学子一品《史记》之风韵。本次讲座由文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刘再华教授主持。

张新科教授从《史记》的“体”与“魂”入手,主要讲述了《史记》中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史传的独特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凝聚三个方面。

张教授首先引入李景星《史记评议》中对《史记》的历史地位评价——“‘括之’、‘启之’两个词凝练说明《史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于民族精神亦是如此。”继而,进入主题的第一部分,概括了《史记》中主要体现出的五大民族精神:

一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这一精神主要是通过描述民族奋斗历程这一内容展现的,其中既包括对帝王丰功伟绩的记载,亦有各类人物的选材,有似周公、萧何等忠心辅佐君王的将相名臣,如张良、孙武等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更囊括了一类具有独特历史作用的人物,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和妙笔生花的文学家,甚至有一些下层人物的记叙。在封建制度的艰苦条件下,建功立业之路满是艰辛挫折,克服之途便显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这种民族精神感动了数代世人。

二是勇于革新、敢于革命。张教授通过具体的实例为大家进行分析,提到了商鞅变法、晁错削藩等革新之举。“革命,某种程度上是改朝换代的过程。《史记》中的本纪是变革的具体体现。”张教授提到司马迁对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有着高度评价——“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这其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三是忧患意识。张教授指出,尤其是社会分裂动荡期,如春秋战国年代,知识分子所有的忧患意识迫使他们百家争鸣,去寻求救国之道。四是爱国精神。张教授提到了《史记》中“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输财助边的卜式,其行其为都是爱国精神的显著表现。五是敬德与独立人格。这一精神在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如赵氏孤儿的感人篇章。

进而,张教授总结出了民族史传的独特性,主要有四点:一是《史记》体现的大一统思想;二是首创了民族谱系,使得华夏民族有了共同的祖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三是丰富历史记载的内容;四是开创历史编纂的新体例。

此外,张教授以四个观点说明了《史记》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凝聚:民族生命的发展由无数个生命的发展而形成;个体生命和民族生命融为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合;个体生命和民族生命融为一体是生命奥秘的探索;个体生命和民族生命融为一体呼唤着更高层次的民族精神。

最后,张教授总结道:“《史记》最大的特点是思精体大,其古今影响都非常深远,但是走向世界却因为语言障碍和文化背景差异存在不可忽略的难度。”

倾覆不歇的暴雨,不远千里的学者,博大精深的史学文化,深入浅出的讲解,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史记》与民族精神讲座圆满结束。

(报道记者:杨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