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讲座回顾丨彭玉平:新旧交替与王国维词学的时代意义

2023年4月13日晚19点,国家高层次人才入选者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彭玉平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为大家带来一场题为“新旧交替与王国维词学的时代意义”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湖南大学文学院牛海蓉教授主持,学院多位教师出席,校内外一百余名学生参与。

 

彭玉平教授首先指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不同于一般的词话,它既因循了旧的传统,又掺杂有新的时代因子,今天探讨的题目就是这一词话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彭玉平教授深耕王国维研究领域,硕果累累,他以幽默的口吻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人间词话疏证》《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等作品出版过程中的趣事,勉励同学们多在文本上下功夫,先细读文本再进行研究。

接着,彭玉平教授从《人间词话》的出版与撰写、王国维的词学背景、词话何以冠名“人间”、王国维的词学渊源和方向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带领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王国维其人其事,以及《人间词话》这部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e683c0654b124d5947f3108d9a70216

《人间词话》版本颇多,但在出版时并未受到重视。王国维生前公开出版的有国粹时报本、盛京时报本和北京朴社本,王国维逝世后,后人又搜集其手稿影印出版。彭教授提到,从手稿(126则)到国粹时报本(64则)、盛京时报本(31则),王国维对其词话是不断压缩、提炼的状态,但后人在其逝世后又将他删去与未收录的部分重新搜集出版,或许有违王国维的本意。讲至动情处,彭教授为同学们细致地还原了王国维生前最后的轨迹——从清华园到昆明湖,讲起自己几度造访颐和园和工字厅的往事,简述了自己对《人间词话》出版之初的影响力和它是一部中西结合的理论著作说法的见解,并纠正了《人间词话》撰写时间记载的讹误。

彭教授认为,王国维能够创作出《人间词话》,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深厚的词学背景,并由王国维的治学态度延伸到当代学术研究,再次强调文本阅读的重要性,指出做古典文学研究读书要勤,要抄一点古籍、标点一部古籍、新辑一个选本,然后才讲学术研究。王国维曾经批点诸种词集,对唐五代词浸染特深,《人间词话》前三十则都是古代诗论与词论,第三十一则始言“境界”,他的重要创作特点之一就是以跳跃式组合而成境界体系,由“词话”入“文论”,由“文论”入“社会”。

73da8e460f2197390ef6edef476d55e

讲座中段,彭教授抛出一个问题:词话何以题名“人间”?他提到王国维特别喜欢为自己的作品取名“人间”,会在一些作品后落款“人间”,罗振玉与其书信往来中也曾称其为“人间先生”。有学者认为这个词源于日本,但彭教授并不认同,他认为更可能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经历了“哲学命题—习惯用词—被称为号—拈以为名”这样一条路径。

王国维的词学渊源主要是古典文学,俞平伯称其“深辨甘苦”“胸罗万卷”,毫不为过,在其126则手稿中明用暗用前人之论高达80例,引用叔本华则仅有4例,可见中国古典的渊源是绝对的,西学是相对的,此外,王国维经历了数年的读词与填词实践,通过文本亦可窥见其对自我才能的自信和理论倾向的形成。王国维的词学包含以下几个方向:主要推崇的时代是五代北宋,文体上是小令中调;反南宋与反当代学人之词;以文学掀起思想革命;以五代北宋词之体式和审美合人生哲理之探讨为一体;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即保留传统体式和开拓内涵新境。在对《人间词话》进行总体观照之余,彭教授又选取了王国维创作的两首词进行细致分析,词作中的意象正是王国维的自我观照,使在场听众更加具象地了解到新旧交替时期的时代意义。

在互动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王国维婉拒北京大学的任教邀请,应废帝溥仪谕旨出任南书房行走,这样的选择有何意义”“如何理解‘梦里只有颐和园的昆明池才是干净的地方’”“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里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人间词话》的命名是否和这句话的内涵有所关联”等问题,彭玉平教授给予了细致解答。现场掌声经久不息,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图:黄丹阳、李金定

文:黄丹阳

审核:翟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