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院成功举办“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


 

2019720日,由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德市丁玲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在湖南大学集贤宾馆顺利召开,国内外50多名丁玲研究专家、青年学者参加。

 

 

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720日上午8:30,大会开幕式在集贤宾馆第二会议室举行,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黄蓉担任主持人。开幕式上,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罗宗宇教授致欢迎辞,向参会的海内外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致开幕辞,并代表中国丁玲研究会对论坛主办方与各参会人员表示感谢。

 

随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分别发表了《丁玲与‘’中国式女性主义”问题》和《再论“丁玲不简单”》的主题发言。贺桂梅指出丁玲在《“三八节”感》中提出的主流社会的女性观念、家庭制度下的女性处境及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是女性主义三个具有原点性的问题。她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女性”与“革命”分离开来,应深入20世纪中国革命实践与女性解放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对二者进行考察。

罗岗则以“共和国文学70年”为切入点,认为丁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左派,而是一个透彻地思考了当代文学生产条件的作家和思想家。他指出如何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断裂”处发现其“延续性”,在“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矛盾”中重启“对话,身负悖论式的历史感与存在感的丁玲是使得这种延续和重启得以实现的典型个案。

  

第一场主题讨论:丁玲与性别政治

上午9:30,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担任主持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李音担任评议人,以“丁玲与性别政治”为议题,组织学术研讨。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符杰祥以《“忠贞”的悖论:丁玲的烈女/烈士认同与革命时代的性别政治》为题,主要分析了丁玲最后的遗作《死之歌》。他认为丁玲是自觉地寻求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关联,将个人记忆积极地纳入革命时代。丁玲在礼教意义上拒绝烈女,在政治意义上认同烈女,在一种矛盾而不自觉的双重态度中,最终走向了现代的烈士崇拜。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颜浩作了题为《女性立场、革命想象与文学表述——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秧歌>为例》的发言。她认为无论是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简单地判断为意识形态预设的产物,还是单纯从政治视角来解读《秧歌》,都存在着对作品的误读和遮蔽。她指出虽然两部作品看上去南辕北辙,但在深层内涵上却有着诸多相似的特性——政治革命的实现,不意味着性别革命能够同步,也不意味着女性作为性别就能翻身。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丰杰博士作了题为《坏女孩·好母亲·女战士——对丁玲笔下三种女性人生形态的再思考》的发言。她认为丁玲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基本上都在试图解决 “女性应该怎么活”的核心问题,而从“坏女孩”到“好母亲”再到“女战士”的人生形态之演变,既是丁玲对“女性应该怎么活”的连续性思考,亦反映了一批从“五四”走来的知识分子,为何最终选择“左转”的内在动因。

第二场讨论:丁玲与20世纪文学革命主体书写

上午10:35,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担任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符杰祥教授作为评议人,以“丁玲与20世纪文学革命主体书写”为议题,组织学术讨论。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副教授徐秀慧作了题为《爱情乌托邦的追求与革命主体的实践——以丁玲、柯伦泰的妇女解放语境作为方法》的发言。她认为柯伦泰对女性革命主体追求的理论与实践是影响丁玲选择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关键,但中、日在输入柯伦泰语境时常聚焦于她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恋爱游戏”的“同志爱”和她长期背负着的“杯水主义”污名,因此应重新考察柯伦泰关于爱情乌托邦与革命主体的实践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贵州大学学报编辑杨飞作了题为《女性主体与民族革命的冲突——读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发言,她指出主人公贞贞这一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与革命话语之间存在着裂缝,而叙述者则在努力缝补该裂缝。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是女性主体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而叙述者对裂隙的缝合则说明了女性话语对革命政权的主动臣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孙慈姗作了题为《女性与革命的原点之思——丁玲<母亲>系列文本研读》的发言。她认为《母亲》蕴含着作者对女性与革命一系列的原点之思,它不仅试图探究近现代中国发生的各种形态的革命之间的积累与递进关系,还试图展现女性成长与变革之间的互动。她还指出,《母亲》这部作品不是孤立存在,《丁母回忆录》和王增如《母亲》第三部提纲及残稿为进一步探索丁玲作品中女性与革命的原点之思提供了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史琤作了题《情感的政治学——重读<在医院中>》的发言,她通过对1942年丁玲《关于<在医院中>》和小说《在医院中》的文本细读,发现丁玲从“情”出发,试图将文学创作转换为一种情感改造实践并建构一套情感逻辑的倾向并对丁玲在各种难题中诉诸的“同情”机制进行了思考和追问。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碧燕作了题为《“翻心”及“翻心”之难——重读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发言,她以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基础,分析农民成长的“翻心”之路,探寻丁玲对土改的反思。她指出“翻心”的最终涵义在小说中没有实现在于丁玲发现“翻心”革命采取的斗争方式仍有局限性。

第三场:“晚年(80年代)丁玲再认识”

下午13:30,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徐秀慧副教授任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袁盛勇教授担任评议人,以“晚年(80年代)丁玲再认识”为议题,组织学术讨论。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张元珂作了题为《1979年前后丁玲的言行、心态及若干史实——以一封信为中心》的发言,从新发现的一封丁玲的轶信出发,结合已发表的相关书信,探究了丁玲的历史纠葛、逆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晚年言行等问题。同时,他还借助这封信理清了《战地》的创刊过程、编务活动和文艺宗派活动,为解读1940年代延安纪念萧红事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内容。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黄蓉以《丁玲晚年作品中的美国形象——以<访美散记>与丁玲同时期书信为中心>》为题,指出《访美散记》的两条主线:一条是展现中国的正面形象,一条是批评讽刺美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她还以《访美散记》和丁玲同时期其他书信为依托,客观系统地分析丁玲言论中的矛盾之处,希冀全面仔细地认识丁玲眼中的美国形象,并探索其背后的原因。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倪文婷作了题为《反观“新时期”中国的美国视野——重读丁玲<访美散记>》的发言,指出《访美散记》不是一篇意识形态成见的作品,而是丁玲丁玲试图通过访美见闻与真实互动,反观新时期中国的崇美风气和伤痕反思运动的潜在危机。她认为丁玲的访美之行不仅是为了汲取美国的现代化经验,还是为了探寻新时期建设祖国的思想资源。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刘盼佳以《重探晚年丁玲之美国观——以<访美散记>为中心》为题,细致考察了《访美散记》的成书过程和分析了其中重要篇章《养鸡与养狗》和《会见尼姆·威尔士女士》,指出丁玲的《访美散记》一方面是“配合宣传”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是丁玲自我立场的表白。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徐栋作了题为《文学新时期丁玲散文中再现的新感情、新意识》的发言,他认为《序<叶圣陶论创作>——从头学习》、《<殷夫集>再序》、《回忆邵力子先生》、《序<李又然散文集>》和《回忆宣侠父烈士》5篇散文是读懂“八十年代丁玲”的重要入口之一,从中探讨出了文学新时期丁玲散文中再现的新感情、新意识。他指出这种新感情、新意识就是相信党、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且在新的阶段有新的内涵。

 

第四场:丁玲与左翼文学传播

下午14:55,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张元珂担任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颜浩为评议人,以“丁玲与左翼文学传播”为议题,组织学术研讨。

日本菲利斯女子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江上幸子作了题为《1930年代上海的媒体与丁玲——从妇女杂志看》的发言。她指出从1930年代妇女杂志中的丁玲表象可窥见1930年代上海的“左翼文学”与媒体、妇女界、党派等之间的关系,进而更进一步加深对“1930年代上海文化人”的了解。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杨小露作了题为《1930年代上海舆论空间与青年丁玲的生成》的发言。她指出从1928年到1936年上海舆论空间对青年丁玲公众形象的层层建构,青年丁玲的成长与成功典型体现了革命语境下现代知识分子与都市空间的互生关系。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陈久兰作了题为《对丁玲早期文学生活的考察——以<红黑>杂志为中心》的发言。她认为,在文学创作中,丁玲起初以其强大的主体性反抗革命文学批评家的批评,而在《红黑》的后几期,丁玲逐渐表现出对革命文学题材的兴趣,从中可以窥见丁玲从抵制革命文学到向革命文学靠拢这一过程。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苏永延作了题为《丁玲早期散文文学语言探魅》的发言。他指出,丁玲延安时期之后的散文创作关注者较多,对早期的散文研究较少。在他看来,丁玲早期散文创作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明爽清新而又壮阔深沉、率真朴实而又豪迈俊逸、细腻缠绵而又雄健活泼。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馆员俞宽宏作了题为《左联时期丁玲小说创作的叙事策略》的发言。他指出,从19305月到19335月,左联时期是丁玲政治立场激剧左倾的时期,也是丁玲小说创作实践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机理、叙事方式、叙事风格呈现了一种迥异于其他阶段的三个美学特征:政治性叙事倾向、报道性叙事倾向、历史性叙事倾向。

第五场:丁玲文学的当代性

下午16:35,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贵良担任主持人,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苏永延为评议人,以“丁玲文学的当代性”为议题,组织学术研讨。

  

铜仁学院写作研究院教授孙向阳作了题为《中央文学研究所(讲习所)与作家培养》的发言。他指出,由国家层面来创办一所类似于高尔基文学院的专门机构,在相当程度上回答了如何培养新文学(文化)建构者的问题,中央文学研究所(讲习所)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它对当代作家培养机制的形成与构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邱跃强作了题为《丁玲当代散文作品中的爱情观》的发言,他指出丁玲的爱情观与她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时代环境、爱情体验、人生经历等紧密相连,从其爱情观中,既可以看出她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也能感受到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博大的胸襟。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教授赵焕亭作了题为《史料笔下的丁玲:卓越的行动力和领导力——读李向东、王增如著<丁玲传>》的发言。她指出,李向东和王增如夫妇出版的《丁玲传》揭露了许多以往没有发表过的丁玲谈话录音稿和友人书信未刊稿等,抓住了史料笔下的丁玲在行动力和领导力两方面的卓越表现。

圆桌会议暨会议学术总结

下午17:35,日本菲利斯女子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江上幸子担任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贵良担任引言人,开展圆桌会议讨论。文贵良从丁玲三个版本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闹”一词出发,提出了“丁玲是如何讲述自己想要讲的故事”的问题,从而引出关于现当代白话诗学的讨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李音则从自身经验出发,指出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和女性运动的不容乐观,她认为丁玲对当今女性运动的启示在于重新重视爱欲问题,用性欲或者性苦闷来谈丁玲,低估了丁玲作为女性主义者的能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则认为,丁玲的女性主义一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她的爱欲、血性,不局限在性别的问题之上,而和更大的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他指出丁玲身上包含着许多的议题,从丁玲身上可以继续推进许多理论问题的思考,如女性主义、个性解放,浪漫主义理论,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等。

 

随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以“青年”、“湖南”、“当代”、“女性”四个关键词表达了对本次丁玲青年论坛的感受,并期待研究者对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作为当代文学家、文艺管理者、当代文艺建构者的丁玲可以有更多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何吉贤对本次青年论坛进行会议学术总结,针对五场不同主题的发言做出了分析、补充及充分肯定。

 

闭幕式

下午18:20,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王中忱致闭幕辞,他表达了对青年学者和老同志参会热情的肯定,并向与会成员推荐了江上幸子教授纪念陈明先生的文章,同时对与会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并宣布了大会的圆满结束。

丁玲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湘籍女作家,作为70当代文学史重要塑造者与见证者,她一生大起大落的文学实践与个人命运,始终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与现代女性寻找革命、寻找自由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次丁玲青年论坛影响深远,为丁玲研究进一步深化开拓了渠道。

( 新闻通稿作者:廖帅、郑美林、胡若楠、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