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建构中国作家的精神主体 ——何锡章教授讲座侧记

2016年4月28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何锡章教授在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404教室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中国作家主体性问题”的学术讲座。文学院研究生和部分教师到场聆听。

何锡章教授主要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作家普遍存在的主体性缺失问题。在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上,中国作家的创作基本上以客体为主,是外在规范制约着主体的表达。他以屈原、李白、郭沫若三人的创作为例,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认为无论是在中国人主体性萌芽、成长的春秋时期,还是在政治、文化高度繁荣的唐代,作家的主体自觉性其实都很有限。同西方作家,尤其是古希腊史诗作者相比,中国作家的主体性尽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一直被更具权威性的客体——礼所压抑。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作家主体性更受抑制。对此,何教授以《西游记》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为例做了生动有趣的阐释。

何教授强调指出,浪漫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学运动还是哲学思想,都必须从人的主体性出发。黑格尔认为浪漫主义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雨果认为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相比之下,屈原在创作上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先河,但他的创作更多的是“明已遭忧作辞”(班固),表现为“怨而不怒”,“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鲁迅)。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李白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最能体现其精神气质的是他的古体诗,如《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何教授认为,纵观李白其人其诗,他希冀“学而优则仕”,仍然属于传统 “修齐治平”的儒家价值观,他的诗歌因此充满了不遇之感。从屈原到李白,作家创作的主体性在本质上有着逐渐衰减的趋势。中国文学进入现代,郭沫若是火山爆发式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但这也仅限于五四时期。在此之后,郭沫若创作的自我意识开始收敛,直到彻底放弃,后期郭沫若的创作主体性已经完全消亡。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现代作家亦选择了沉默。严格说来,中国作家精神主体性的真正建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讲座最后,何教授寄语各位研究生,希望高扬人的主体性,在研究中能够对文本以精读的方式进入,从文化的层面思考,在人性中加以检验。

主持人胡辉杰老师在总结时指出,何教授的讲座融会古今,对比中外,视野广阔;其关于中国作家主体性和作家人格建构问题的探讨,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讨论一脉相承,既有历史渊源性,又极具现实意义,值得大家深入地关注与思考。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文/陈婷

图/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