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诗歌品读会之穆旦诗歌精神与知识分子品格

2017年3月12日下午两点半,我院刘涵之副教授受邀至湖南省图书馆阅览楼二楼中厅会议室主讲以“穆旦诗歌精神与知识分子品格”为主题的诗歌品读会。

此次品读会紧紧围绕着“‘艺术良心’的精神格局”和“诗歌语言与生命的双重救赎”两个问题开展。

在第一个问题中,刘涵之博士提出穆旦诗歌是从焦灼出发的内心体现,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言说。其诗歌中的焦灼是对饱满情感的捕捉,从心灵反省现实,这样的诗歌有着思想凝重之美,从现实观照心灵,这样的诗歌又有着历史不可承受之轻,穆旦晚年的诗歌是对焦灼体验的再度体验,这时的他又达到了“看山仍旧是山,看水仍旧是水”的境界。穆旦的诗歌大多是对日常生活的解剖,如他的《春》《秋》《冬》是对时间的解剖,《理想》《友谊》是精神追求的解剖,《面包》是对物质的解剖。这种解剖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质量,更是二十世纪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二个问题中,刘老师指出,穆旦诗歌是语言与意象的精神生成,是面向死亡的自我询问。穆旦诗歌的语言是一种欧化的书面语,他诗歌中的“子宫”这样的意象和他年轻时写的“梦”“黑夜”等意向是具有同等性,他的诗歌是“中国知识分子受折磨又折磨别人感情的东西”,穆旦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诗人,正如“每一个伟大的诗人一辈子都在为一首诗写作”一样,他的一生都在顺应时代思考着,甚至有人说穆旦的品味是非中国的。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当有人提出诗和远方的追求与当下的关系问题时,刘涵之老师认为远方和诗建立在当下的基础下,正如鲁迅所说“过去、现在、未来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能选择了远方,却死在了当下,所以他认为一个比较中庸的方法应该是既要有物质后盾,又要有理想。应读者要求,刘老师在推荐有关西南联大时期的书籍时指出现在的人大多将那个时期的教育神圣化了,其实我们应该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刘老师结束了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引导大家进一步认识了民国诗歌中不同于徐志摩的另一种诗风,也使得大家对于穆旦诗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