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现有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其成员已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参编教材、专业辞书、著作多种。学科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教委立项项目10余项。

本学科已形成三个稳定的专业研究方向:

1、东方文学研究 。这一方向把东方文学与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探讨东方文化与文学的内在统一性,研究其演变发展规律;并以比较的视野,研究东方文学与东方宗教、哲学、道德、风气、生产关系多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也展开东方内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的比较研究,探讨东方各主要国家文学的独特个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有三:一是亚洲文学研究,在东方文学与文化的宏观背景中研究亚洲文学的构成、特质和规律;二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在近现代东、西方文学剧烈冲撞的背景中,研究东方现代文学中地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分析者一思潮内部的不同倾向及其文化、美学价值;三是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以中国文学为着眼点,将其与东方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在接受中的变异或类型相似中的差异研究中,深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

2、欧美文学研究。这一方向在对欧美文学从古至今的整体把握中,突出重点。本方向的研究重点有二:一是西方文学思潮研究,研究西方文学思潮的前后继承发展关系,文学思潮演变发展的时代文化成因,各文学思潮的本质性特征及其价值意义;二是西方著名作家研究,选择欧美文学中具有突出地位和影响、思想艺术成就卓著的西方作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他们艺术成功的奥秘、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

3、中外文学与诗学比较研究。这一方向立足于中国文学和诗学,以外国文学与诗学为参照,在影响——接受或平行贯通的跨文化研究中深入把握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民族特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有三:一是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从平行研究的层面对中西文学的相同题材、相似主体、意象,相类的文体等进行专题性研究,或者从影响层面梳理影响——关系;二是湖南文学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突出地方特色,着重20世纪湖南作家对外国文学接受与超越的研究;三是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探讨中、西文论范畴的通约性,中、西诗学的本质内涵,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接受与演变。


本学科主要成员

刘舸,教授,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李群,副教授,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谭军武,副教授,男,南京文学博士。

吴明波,讲师,男,中山大学博士。

朱幸纯,讲师,女,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朱妍,讲师,女,西北大学